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太行中日文化传播,以及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地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略信息一览:
你能列举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其他例子吗
1、雪舟画圣——明代中日绘画的交流 1463年,雪舟接受了与明朝通商贸易而致富的大名(诸侯)大内氏的邀请,前往他的领地本州西部的周防国(今山口县)。雪舟希望有机会从这里到中国去,直接向明朝的画家们学习,同时在这里也能看到更多从中国传来的水墨画。
2、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的盛举 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公元618年,唐朝灭隋,建都长安(今西安)。
3、日本人来唐 吉备真备(日本奈良时代学者)年轻时,随日本第七次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长达17年。归国时,他携带近二百卷书籍,在日本大力传播唐朝文化。阿倍仲麻吕是同吉备真备一起入唐的留学生,学成后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官至秘书监,终老于唐。
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
1、因为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弘扬佛法,并且带去了中国(唐朝)的先进文化如文学,药学等,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的进步,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D 鉴真(688—763年),唐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出家。有人认为,鉴真初入佛门学的是禅宗,但当时许多天台宗的***都不约而同被称为“禅师”。 鉴真初出家随智满学习的实际是天台宗,而不是禅宗。中宗神龙元年(705年),18岁的鉴真在大云寺从光州道岸律师受菩萨戒。
3、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在医学、建筑上也颇多建树。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饮食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所以说,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表明唐朝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
唐朝唐玄宗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日本代表人物有那些?急
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
年在扬州大明寺(今法净寺)接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传教。5次渡海均受挫,致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753年第6次航行于次年初抵日本九州,随后在平城京东大寺筑戒坛传戒法,开日本佛***登坛受戒之先河。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广为介绍中国的建筑、雕刻和医学知识。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鉴真。鉴真(688-763),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唐大和尚。据《宋高僧传》等记载,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自幼出家,曾游历洛阳、长安等地,究学佛教三藏。后归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法。
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鉴真。是唐代著名的佛教高僧,曾两次前往日本弘扬佛教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鉴真两次赴日,不仅推动了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也被誉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和友好使者。
阿倍仲麻吕(698—770年)亦作:阿部仲麻侣,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
阿倍仲麻吕以遣唐使的身份留在了中国并考中了进士,曾任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等唐职,死后被追赠为潞州大都督(从二品),这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实在是非常难得的,唐玄宗甚至任命他为回聘日本的使节,可见唐王朝对他有多么信任和赏识。
关于太行中日文化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地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地址、太行中日文化传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