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信息一览:
- 1、60万亿城投债,危机浮现!
- 2、四川39家!工信部公布第三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
- 3、年内中央预算70亿元支持养老、托育服务,A股这些公司探索布局
- 4、乡村振兴:7万亿需求催生的法律服务蓝海市场
- 5、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重点解读是什么?
- 6、什么是中央预算内投资?让我们从社会领域相关专项管理办法说起
60万亿城投债,危机浮现!
1、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底,该省的***负债余额高达26146亿元,平均每3800万常住人口需要承担6万多元的债务,显示出巨大的偿债压力。然而,债务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省份,全国各地与地方***有关联的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已经超过了65万亿元,加上地方***自身的债务,全国地方***债务总规模接近100万亿元。
2、地方基建所欠债务(城投债)规模确实庞大,已接近或超过60万亿元。城投债的形成与现状 城投债主要由各地***的直属公司——城投企业发行,这些企业名义上以地方基建为主营业务,但实际上多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因此往往处于亏损状态。
3、贵州省的债务危机日益严重,无力自行化解。截至2022年,贵州省的债务总额高达2万亿,占其GDP的61%,仅次于福建省,且高于吉林、甘肃、天津和海南等其他省份。据报道,全国地方***债务总额已超过32万亿,其中地方城投债更是超过60万亿。
4、全国城投有息负债的总规模约为60万亿,但并非全部构成隐性债务,但足以凸显地方债务压力。若城投债务违约,将直接影响地方信用、再融资能力,恶化营商环境,损害地方信誉。例如,当年永煤违约导致河南省属国企净融资规模下降240多亿元。
四川39家!工信部公布第三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发布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共计546家企业上榜,其中四川有39家企业入选。中央财政将从2021年至2025年投入100多亿元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重点小巨人申报条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企业经营良好,且近三年企业主营收入需要连年增长。这一条件旨在确保企业具有稳定和良好的发展态势,能够在市场中持续保持竞争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质 企业申报时需要是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且无严重失信记录。
数量与分布:目前,工信部已经选出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4922家。其中,A股上市的公司有311家,主要分布在创业板、科技版和主板,分别有133家、90家和88家。
年内中央预算70亿元支持养老、托育服务,A股这些公司探索布局
1、近日,我国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再获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发改委发布,已下达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A股层面上,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已展开相关领域的业务 探索 。
2、月1日,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支持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3、月27日,从人社部获悉,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16省份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级基础养老金,惠及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西、甘肃、吉林、山东、湖北、安徽、海南等地的7209万城乡老人,最高每月上涨100元。
乡村振兴:7万亿需求催生的法律服务蓝海市场
1、乡村振兴:7万亿需求催生的法律服务蓝海市场 乡村振兴作为我们国家层级的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规划,到2035年,乡村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将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
2、乡村振兴是不可逆的趋势,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站在“农业+”的基础上,打破认知边界,注重产业的叠加与整合,在于跨界融合。 一方面,可以打破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千村一面”的产业发展瓶颈,又可以扩大“一村一品”的品牌边界,从单一的农产品拓展到养老服务产品及其相关衍生品。
3、目前,县城、乡村、小镇等农村地区是房地产开发商发展文旅康养项目的优先选址地,土地获取制度的壁垒消除后,为文旅康养地产取得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增强了房地产开发商等投资主体对农村土地市场的信心,***了开发商投资布局文旅康养产业的意愿。
4、去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迈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新阶段。这意味着,农村的重点不再是扶贫,而是创富,创富需要专业人才:新型职业农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超过4000万人。而这部分人群,催生了一千亿元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市场。
5、五是农产品精加工行业。对农产品的精加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也是未来发展之路。六是农村婚喜服务队。农村的红白喜事服务队,活跃于农村各地,也会带来收益。因此,未来农村不可能有“暴利”行业。
6、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交易额同比增长17%,达216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达18万亿元,约占全球的50%;电子商务服务业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3%,达92万亿元。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重点解读是什么?
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是比较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了,相比于2020和2021年财政“超收减支”,2022年财政要更加积极,财政支出要前置,加快财政进度。货币政策仍然是结构性的。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会议时间与地点 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举行时间未在提供的信息中明确说明,但通常此类会议会在每年的年底举行。会议地点为北京。会议重点 强调改革:虽然2021年的具体内容未详细列出,但参考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改革往往是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提升就业拉动力的经济增长:会议强调,来年的经济工作应以“稳”字为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实施“六稳”、“六保”政策。其中,提升就业质量是核心目标,要特别关注青年就业问题,完善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
内容一: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就业正是题中之义。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
要点三:积累经济工作的规律性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1年经济工作。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的日子,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根据国内外发展大势,提出了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什么是中央预算内投资?让我们从社会领域相关专项管理办法说起
中央预算内投资是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管理和安排的中央财政性投资资金。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文件中,指的是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它与财政部门负责的财政性资金有所不同,主要由国家预算直接安排或通过国家预算内的专项资金安排。
中央预算内资金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管理和安排的中央财政性投资资金。以下是对中央预算内资金的详细解释:资金来源:财政性投资:中央预算内资金属于国家财政性投资,由国家各级财政部门统一集中和管理。
定义与性质:中央预算内投资是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它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具有积极引导和带动作用。管理部门:国家发改委负责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综合管理和资金安排。资金安排方式:直接投资:实行审批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步骤。资金安排方式需在投资***中明确。
中央预算内投资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中央财政性投资资金,主要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此资金对关键领域补短板、调结构、稳增长有积极作用,尤其在市场资源配置有限的领域,具有巨大的投资撬动作用。
中央预算内投资是中央***通过财政性建设资金,对特定领域和项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那些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但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关键领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提高供给质量,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中央预算内投资是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具有引导带动作用。投资安排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和贴息。
关于2021中央财政投资行业,以及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